【乾隆的17个儿子到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共有17个儿子,其中大部分在年幼时便夭折或早逝,真正成年的只有6人。这些皇子的命运各异,有的继承皇位,有的因政治斗争而遭遇不幸,有的则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本文将对乾隆的17个儿子及其最终结局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乾隆的17个儿子简介及结局
1. 永璜(1735–1790)
长子,生母为哲悯皇贵妃。乾隆初年曾被立为太子,但因行为不端被废,后郁郁而终。
2. 永琏(1738–1750)
次子,生母为孝贤纯皇后。自幼聪慧,深受乾隆喜爱,但年仅12岁病逝,未及封爵。
3. 永璋(1741–1770)
三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性格温和,但因母亲地位不高,未受重视,后病逝。
4. 永珹(1739–1799)
四子,生母为纯惠皇贵妃。早年被过继给允禧为嗣,后回宗,享年60岁。
5. 永琪(1741–1799)
五子,生母为愉贵妃。才貌双全,深得乾隆宠爱,曾被秘密立为太子,但未及即位便病逝。
6. 永瑢(1743–1799)
六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聪明好学,后被过继给允禧为嗣,享年56岁。
7. 永琮(1746–1748)
七子,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出生不久便夭折,未满两岁。
8. 永璇(1749–1832)
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性格稳重,虽未继承皇位,但备受乾隆信任,享年83岁。
9. 永瑆(1752–1818)
九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擅长书法,与嘉庆帝关系密切,晚年隐退,享年66岁。
10. 永璂(1755–1799)
十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性格内向,未受重视,早逝,年仅44岁。
11. 永璟(1757–1760)
十一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幼年夭折,仅活了3岁。
12. 永璐(1759–1760)
十二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同样早夭,仅活了1岁。
13. 永璘(1760–1813)
十三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嘉庆帝即位后封为庆亲王,享年53岁。
14. 永瑆(1760–1761)
十四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早夭,仅活了1岁。
15. 永玒(1762–1763)
十五子,生母为舒妃。早夭,仅活了1岁。
16. 永㻂(1764–1765)
十六子,生母为惇妃。早夭,仅活了1岁。
17. 永㥠(1766–1767)
十七子,生母为惇妃。同样早夭,仅活了1岁。
二、总结
乾隆皇帝的17个儿子中,有多个在幼年夭折,真正成年的只有6人。其中,永琪、永瑆、永璘等较为知名,但多数并未成为皇帝。乾隆去世后,其子颙琰(即嘉庆帝)继位,其余皇子大多在宫廷中度过余生,部分因政治原因受到牵连或隐退。
三、表格:乾隆17个儿子及其结局
序号 | 名字 | 生卒年份 | 生母 | 结局说明 |
1 | 永璜 | 1735-1790 | 哲悯皇贵妃 | 被废太子,抑郁而终 |
2 | 永琏 | 1738-1750 | 孝贤纯皇后 | 早逝,未封爵 |
3 | 永璋 | 1741-1770 | 淑嘉皇贵妃 | 未受重视,病逝 |
4 | 永珹 | 1739-1799 | 纯惠皇贵妃 | 过继后回宗,享年60岁 |
5 | 永琪 | 1741-1799 | 愉贵妃 | 受宠,未及继位病逝 |
6 | 永瑢 | 1743-1799 | 淑嘉皇贵妃 | 过继后回宗,享年56岁 |
7 | 永琮 | 1746-1748 | 孝贤纯皇后 | 早夭,未满两岁 |
8 | 永璇 | 1749-1832 | 淑嘉皇贵妃 | 未继位,享年83岁 |
9 | 永瑆 | 1752-1818 | 淑嘉皇贵妃 | 书法名家,晚年隐退 |
10 | 永璂 | 1755-1799 | 淑嘉皇贵妃 | 未受重视,早逝 |
11 | 永璟 | 1757-1760 | 淑嘉皇贵妃 | 幼年夭折 |
12 | 永璐 | 1759-1760 | 淑嘉皇贵妃 | 幼年夭折 |
13 | 永璘 | 1760-1813 | 淑嘉皇贵妃 | 嘉庆封王,享年53岁 |
14 | 永瑆 | 1760-1761 | 淑嘉皇贵妃 | 幼年夭折 |
15 | 永竑 | 1762-1763 | 舒妃 | 幼年夭折 |
16 | 永㻂 | 1764-1765 | 惇妃 | 幼年夭折 |
17 | 永㥠 | 1766-1767 | 惇妃 | 幼年夭折 |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位皇子的具体事迹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史料或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