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尽晚回舟】一、
“兴尽晚回舟”出自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游玩至兴尽之时,才缓缓返回小舟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从文学角度来看,“兴尽晚回舟”不仅是一句描写游赏场景的诗句,更蕴含着一种生活态度——在尽情享受之后,从容离去,不急于求成,也不强求结果。它体现了古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此外,该句也常被引申为一种人生哲理,即在完成一项活动或体验后,应适时收尾,避免过度沉迷,保持内心的平衡与清醒。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李清照《如梦令》 |
原文句子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诗意解析 | 表达游玩至兴尽时才返程,体现对自然景色的留恋与闲适心境 |
文学价值 | 描写细腻,意境优美,展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
引申意义 | 可引申为人生哲理,强调适时而止、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游玩、旅行、休闲等情境,也可用于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快,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 |
作者背景 |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以婉约派著称,擅长描写女性情感与自然风光 |
三、结语
“兴尽晚回舟”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学会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风景,享受当下的宁静与美好。无论是现实中的旅行,还是心灵上的探索,都应有始有终,方能收获真正的满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