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断代史应该是什么意思】“纪传体断代史”是一个历史学领域中常见的术语,结合了“纪传体”和“断代史”两个概念。要理解这个术语,需要分别了解这两个部分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的历史编纂形式。
一、
“纪传体”是古代中国史书的一种编纂体例,最早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确立。这种体例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本纪”、“世家”、“列传”等形式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历史事件的叙述。
“断代史”则是指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为研究范围,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史书,如《汉书》、《后汉书》等,它们只记载一个朝代或一段时期的史实。
将两者结合,“纪传体断代史”即是指采用“纪传体”这一编纂方式,专门记录某一个朝代或历史阶段的史书。这类史书在结构上具有明确的分类,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是研究某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资料。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含义 | 特点 | 代表著作 |
纪传体 | 以人物为中心,按类分卷的史书编纂方式 | 注重人物事迹,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 《史记》(司马迁) |
断代史 | 以某一具体历史时期为研究对象的史书 | 时间界限明确,内容集中 | 《汉书》(班固) |
纪传体断代史 | 结合“纪传体”与“断代史”的史书形式 | 既按人物分类,又限定于一个朝代 | 《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 |
三、结语
“纪传体断代史”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重要成果,它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某一历史时期社会风貌、政治制度和人物活动的重要依据。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史书的编纂特点与历史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