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介绍】北京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后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动用海军经费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园”,寓意“颐养天和”。如今,颐和园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
颐和园总面积约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占四分之三,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核心景观,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皇家建筑的恢弘。园内建筑布局严谨,风景如画,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于一体,是游客了解清代皇家生活、欣赏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场所。
北京颐和园简介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颐和园 |
英文名称 | Summer Palace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海淀区西山脚下 |
建造时间 | 初建于1750年,重建于1888年 |
原名 | 清漪园(1750年) |
更名时间 | 1888年(慈禧太后主持重建后更名) |
占地面积 | 约290公顷 |
水面面积 | 约220公顷(占总面积四分之三) |
核心景观 | 昆明湖、万寿山、佛香阁、长廊、十七孔桥等 |
建筑风格 |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风格,融合江南园林特色 |
文化价值 | 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 |
主要功能 | 皇家园林、文化展示、旅游景点 |
开放时间 | 全年开放(具体时间根据季节调整) |
门票价格 | 成人票约30元/人(淡季),40元/人(旺季) |
颐和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其丰富的建筑群、精美的雕刻、悠久的历史背景,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无论是漫步长廊,还是登高远眺,颐和园都能带给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