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而上】“形而上”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超越具体事物、不可见的、抽象的原则或规律称为“道”,而具体的、有形的事物称为“器”。因此,“形而上”指的是超越物质形态、存在于思维和理念层面的存在。
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存在、本质、因果关系等基本问题。虽然中西方对“形而上”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都指向对世界本源和终极真理的探索。
“形而上”在中文语境中,通常指超越具体形态、抽象存在的原则或道理,如“道”;而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则是一门探讨存在、本质、原因等根本问题的学科。两者虽来源不同,但都涉及对世界的深层理解和思考。
表格对比:
项目 | 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 | 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
概念来源 | 《易经·系辞》 | 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 |
含义 | 超越具体事物的抽象原则,如“道” | 探讨存在、本质、因果等根本问题的学科 |
研究对象 | 道、理、气、心等抽象概念 | 存在、实体、时间、空间、因果等 |
特点 | 强调天人合一、内在统一 | 强调逻辑推理、理性分析 |
应用领域 | 哲学、宗教、艺术、医学等 | 哲学、科学、神学等 |
与现实关系 | 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 更注重理论建构与思辨 |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形而上”不仅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类思考世界本质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它都在引导人们超越表象,探寻更深层次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