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金匮什么意思】“石室金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它字面意思是“石制的房间和金属的柜子”,在古代多用来形容藏书或重要典籍的地方,象征着对知识、历史和文化的高度重视。
一、
“石室金匮”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等古籍,原指存放国家重要典籍和档案的场所。其中,“石室”指的是用石头建造的房屋,用来防止潮湿和虫蛀;“金匮”则是用金属制成的柜子,用于保存珍贵的文书。两者结合,强调了对文献资料的保护与珍视。
在现代语境中,“石室金匮”常被引申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或“历史遗产”的象征,也用于比喻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石室金匮 |
出处 | 《汉书·艺文志》等古代文献 |
字面意思 | 石制的房间 + 金属的柜子 |
原意 | 古代用于存放重要典籍和档案的场所 |
作用 | 保护和保存国家重要文献 |
引申义 | 象征对知识、历史和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文化、教育、历史研究等领域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代对文献保护的智慧与重视 |
三、延伸理解
“石室金匮”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反映了古人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在今天,虽然不再使用石屋铁柜来保存书籍,但“石室金匮”的精神依然存在于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机构中,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化传承,“石室金匮”都提醒我们:知识是宝贵的,应加以珍惜和保护。